工程伦理

16学时,1学分

1, 工程伦理学简介(2学时): a) 历史沿革 b) 主要研究内容 c) 学科意义与价值 d) 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本思路,评判标准 e) 作为实践伦理的工程伦理 a),实践伦理,的一般特征 b),工程伦理的独特性 2,工程技术人员的社会责任和伦理素养(2学时) (1),现代社会责任的含义(责任、义务与合理的关照、善行、美德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工程师的职业规范和伦理责任,责任的有限性 (3),谁对工程的后果负责,工程师对谁负责 (4),利益冲突和道德冲突(告发者的两难、忠诚的不服从组织的行为) (5),专家证人经常面临的伦理问题 (6),职业人员为客户隐私保密问题 3,工程师的伦理规范 (1) 工程师伦理规范的演化 (2) 当代工程师伦理规范的核心 (3) 如何应对伦理两难的困境:责任伦理和权益伦理 4,工程的计划决策、实施和管理过程中的伦理问题(2学时) f) 工程活动的计划决策中目标与手段的价值选择 g) 工程项目的成本、利益和风险的公平分配 h) 工程实施中的质量问题和工程师的权力和责任 i) 工程管理的规章制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5,工程技术与环境关系的伦理责任(2学时): 1) 环境伦理的几种观点思路 i. 人类中心主义 ii. 非人类中心主义 2) 目前工程技术中存在的危害环境的各种类型 3) 现存的相关法规、规范 4) 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5) 绿色制造与循环经济 6) 工程人员对于不同人群(弱势群体、子孙后代、共同体之外的他者)的环境责任 6,IT技术相关的工程伦理问题(2学时) a) 个人隐私与公共信息安全 b) 知识产权与知识分享 c) 计算机病毒 d) 信息欺诈和信息垄断 7,生物医药工程中的伦理问题(2学时) a) 干细胞研究与克隆人 b) 转基因食品 c) 人类被试和动物被试 d) 维持生命技术 e) 生殖技术 8,分组讨论,(2学时) 5、6、7、8模块的教学内容和环节,授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学生的专业、教师自己的专长等)酌情调整。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 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相结合